第663章 套中有漏_异国猎宝档案
笔趣阁 > 异国猎宝档案 > 第663章 套中有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63章 套中有漏

  老家伙,坏得很!

  从接触到现在,他从来没说“这一枚钱币多少钱”,总是在强调“五百一个”!

  这会自己要反悔,只买一个,九成九老家伙不卖!

  算了,先看看都是些啥货色吧?如果数量不多,品相还凑合,那就买下,就当囤货楚大布的升值空间还是不错的,十年后网络上挂出来的一枚八品相楚大布,都要大几千。

  还没坐一会,茶没来得及喝,那位老妪和她媳妇两人,吭哧吭哧的抬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金属“罐子”,往李承面前一“ung”,老太太拍拍手,“东西都在里面,你看吧。”

  李承都傻眼了,地上都砸出硬痕,这该有多沉呐?

  这只锈迹斑斑的金属“罐子”,青铜鼓!

  单面、束腰,一面为空,三只鼓耳,横跨鼓腰,底部圈足撇口,就像一只圆凳子,鼓面朝下又像一只倒置的香炉!

  这是自己发现的第二件青铜鼓!

  锈蚀和铜绿太重,回头找找,看见毛驴槽中有粉碎过的的秸秆渣,这玩意挺好,抓过一把团起来,贴在鼓壁上,用力擦擦,除锈效果超棒,很快就显露出纹饰图案。

  好眼熟,一面操舟图,另一面捕猎图……

  晕,这又是一面栎阳鼓!

  这只青铜鼓要比自己在羊城购买的那只大一号,鼓面直径二十五公分,高度二十出头,底足十六七公分,不过,保管得没有那一面好。

  不亏不亏!没想到这家里还有这么多好货!

  怕自己的笑容被狡猾的老家伙看见徒生事端,李承低头,目光再度投向鼓腹。空心的腹部被用来当做容器,盛装楚大布,不对,是各式各样的春秋战国货币,楚大布和小型楚布居多而已。

  双手都戴上手套,在里面拨弄一下,这些古钱币,同样锈迹斑斑铜绿遍布,状态普遍不是很好。有些奇怪的是,这些钱币似乎不是一次性出土,土锈明显有新有旧,氧化程度不同。

  李承一边清理这些钱币,一边问道,“老伯,这些东西,您什么时间挖出来的?”

  又抬头对吴伟招呼一声,“你准备一只瓦盆,装点驴饲料,帮我擦钱币。”

  铜币最好的除锈除铜绿的方式是泡醋,可那要很长时间,这会只能因地制宜打碎的秸秆和小麦糠麸,用来除锈,效果也不错,要比麻棉布清理更快捷。

  “老婆子,去,拿个盆子。”老伯对婆娘摆摆手,让她去拿。

  又扭头对李承咧咧嘴,“这些呀,都是分单干土地承包到户的时候,我家地里刨出来的。最早是这只罐子,后来陆续刨出来这些铜钱,我就扔在一起,攒了十多年,就攒了这么点。”

  这就能解释得通,为啥这些钱币氧化程度不同。

  青铜器出土,如果保管不善,在出土的最初阶段,最容易被腐蚀,当锈蚀不满表面后,氧化速度又回变慢。

  老头往烟袋锅中塞上烟丝,火柴点着,狠狠吧唧一口,浓烟滚滚,一股子蕉叶香味弥散开来。

  “额家还差点,他们有些人家,瓶瓶罐罐的,可没少挖。不过,他们早些时候都卖了。就额家,还留着。不愁吃不愁穿的,反正就一个娃,迟早都是他的,早卖晚卖一回事。”

  老头还挺精明,这货屯的值。李承抬头奉承一句,“还是您老有眼光。早年卖的,全亏了,一枚老钱,卖个三块五块的,够干啥事的?哪有您老攒起来一起卖大钱的好。”

  “可不是嘛。”被李承戳到爽点,老头子嗑嗑烟袋锅子,谈兴更高,一得意,说话没溜,“早几年老婆子也要卖,被我骂一通,老实了。”

  呃,还有这事?

  老太太正从屋里出来,手中拿出一只木盆,听到这话,脸色难看,“哐当”一下将木盆扔在老头子脚边,“就你本事大。本事大也没见你盖新房!也没见你比其他人家过得好!”

  老头子吓一跳,李承低头吃吃笑。

  倒半袋驴饲料盖住盆底,又让吴伟搭把手,将青铜鼓腹内的钱币,全部倒入盆中。

  秸秆麦麸饲料,有相当的摩擦力,同时又不会伤害到钱币本体。

  “我给你们打个样。”李承将一枚楚大布以及一些秸秆饲料夹在手掌中间,用力搓动。

  “喏,就这样。”搓动约莫两三分钟,再摊开手掌,展示给吴伟还有老者的儿子看,那枚原本布满锈迹的楚大布,已经褪去部分铜锈,有了几许古泉的光泽,很神奇。

  这事谁都能干,一家子都凑过来帮忙。

  他们在搓币,撮好交到李承这边,他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用棉布擦掉钱币上面的饲料,借机鉴定一下钱币的真伪和种类。

  很快,李承的脚边就堆起几个品类的钱币,不得不感慨栎阳这地方,果真是秦国商贸要冲,这里的钱币种类,真特喵的齐全。

  第一种是楚布,楚大布十二枚,楚小布八枚,不用说,这是楚国与西秦和魏国交易的主要货币之一。

  第二种是赵刀,赵国小直刀四枚,甘丹大刀一枚,白人刀一枚,这应该是钱币主人与赵国交易所获。

  甘丹就是邯郸,甘丹大刀是赵国刀币的代表,长约十三公分,刃稍凹,柄有脊纹二道,环作椭圆形,环孔较小,正面“甘丹”二字,背刻“十及”文。乐看“白人刀”比甘丹刀略微轻小,刀身直而不曲,环作椭圆形,正面币名“白人”。魏攻克邯郸,赵国迁至“柏人邑今唐山一带”,白人即柏人,赵铸白人钱,以维持商贸。后来魏国退走,赵国王室重回邯郸,但柏人邑的铸币处,保留下来。

  白人直刀数量相对较少,较为珍贵。

  赵国小直刀,是一种非常小的刀币,体型短小,约八公分长,宽一公分。刀身平直,几乎没有弧线,也无磬折,刀首呈椭圆形,刀柄也无脊线。背面无文,但正面“晋化”二字铭文,字体浑厚,书法精美。

  这种小直刀出土量很小,珍品,如果按照五百一枚核算,自己赚大发了。

  第三种币种为环钱。秦一两环钱三枚,秦半两环钱两枚,秦“文信”环钱三枚,魏“垣”字环钱一枚,方孔环钱一枚。

  环钱的学名为圜钱,圆形如环,后世方孔铜钱的鼻祖。据考证它的原型就是纺轮和璧环,在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,二者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  环钱在秦国和魏国较为盛行,相比有尖角的布币和刀币,圆圆的环钱很适合随身携带,其上面的孔让人们得以将绳子穿进去,整整齐齐地提起一串。

  秦魏两国的环钱,很好辨认。魏国环上面的铭文,多数为铸钱地点,譬如“垣”地、“共”地,而秦环钱上面的铭文,多为单位和货值,譬如“一两”、“匕半两”之类。

  这十枚环钱中,最珍贵的,是那枚“文信”环钱和方孔一两环钱。

  先说说文信环钱。

  先秦历史的研究,多以秦国历史为核心没办法,其他国家都是配角,历史记载没秦国那么详细。秦国在公元前336年,,颁布法令,一改从前由私人铸造钱币的传统,宣布钱币只得由官方铸造,官家铸钱的传统,由此而来。

  也就是说,从这一年开始,私人铸钱,是违反国家法令的。

  “文信”环钱恰恰是践踏秦国法令的代表!

  “文信”者,文信侯也,文信侯何人?秦始皇仲父吕不韦是也!

  吕不韦“奇货可居”的故事就不去多说,公元前249年,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,封为文信侯,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,一时间权倾天下。

  “文信”环钱,就是吕不韦权倾天下的表现私人铸钱的利润之高,难以想象,而且,这总公开发行私钱,表明秦国法令对他而言已经无所谓了!

  小小钱币,能看出吕不韦功成名就之后的膨涨态度,啧啧,离死不远!

  还有一枚方孔一两环钱……准确的说,可以称之为“秦一两”铜钱,后世方孔铜钱的祖宗!

 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前,货币还是很混乱的,战国各国钱币,在秦国都能见到,同时也有秦国自己发行的环钱和新钱方孔铜钱。

  当时为了更好的汇兑老钱,还有一种可能是秦始皇没想好以多少单位为标准值,因此,发行过一批与“一两环钱”等值的“方孔一两”。

  等六国一统之后,“方孔一两”退出历史舞台,“秦半两”统一全国钱币市场。

  因此,秦方孔一两铜钱,市场上极其罕见。

  自己能收到一枚,绝对捡大漏。

  所以,李承冲着一枚“方孔一两”、三枚“文信钱”、四枚“赵国小直刀”,一枚“白人刀”这些较为珍稀的钱币,就没打算再和老家伙计较刚才坑自己的那点事。

  第四种钱币是楚国蚁鼻钱,一共六枚。

  蚁鼻钱的样子非常奇特,它大致成椭圆形,线条丰富的阴刻铭文就像是爬在人脸上的蚂蚁,所以被称做“蚁鼻钱”。远远看去,一枚枚蚁鼻钱又像是一张张面目诡异的人脸,所以又有人称其为“大鬼脸”“小鬼脸”。

  蚁鼻钱流通于地处南方的楚国,以枚为计值单位,小巧精致,又带有小孔,非常便于携带。

  前面说过,楚国商贸很发达,他们对各国钱币的相互兑换,货值比例研究的很透彻、并规范出一套“汇率”。因此,楚国的货值,是先秦经济学中最值得研究的。

  同时,发达的商贸,也促使楚国的货币铸造水准。楚国的钱币铸造体系很细致,上至金饼,下至铜贝,中间为各国钱币仿制,就没有他们不会的。

  说楚国的铸币水准战国最高,应该没有人反对,其成就,表现在蚁鼻钱。

  因而别看蚁鼻钱小,它的铸造却堪称战国四大货币体系中最为复杂的。

  通常来说,钱越小、上面的花纹越复杂,对铸造工艺和钱范的要求就越高。蚁鼻钱既小巧又纹路细致,不仅如此,一般而言战国时代人们通常使用陶制的钱范,而根据考古学的发现,蚁鼻钱的钱范竟然有铜制的。楚国工匠为了防止铜范在铸币过程中熔化,在铜范外层涂上一种特殊的材料,该材料就像是铜范的保护膜,将其和高温铜液隔绝开。

  这种材料,考古队至今尚未破解。

  用铜范制钱对古代铸币业影响甚大,相比陶制的钱范,铜制的更容易保存譬如三国东吴孙权铸造大泉当千,用的也是铜范。

  全部钱币整理完毕,一共四十二枚各式大钱。

  别小瞧这些钱,在战国时期,这绝对是一笔不菲的财产!

  李承的目光又瞅瞅那件青铜鼓,喜不自胜,今天大概率要捡个大漏!

  老家伙,你钓我上套,没想到,套中有漏吧!

  其实吧,这些老人,都是凭着生活经验为自己争取利益,和真正的古玩商比起来,差得远呢。李承自诩,今天如果换一个黑心商家来,只怕老爷子一家会更惨!

  切!圣母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85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85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